Wednesday, February 29, 2012

2012-02-28 雙非


雙非孩童出現,日漸引起本港關注。根據統計處數字,今年九月將有二萬六千名適齡跨境學童讀小學,其中一萬六千人是雙非。以去年有7.83%學童來港讀小學推算,今年九月,最少有1260名雙非學童來港讀小學。

除了學位問題,雙非嬰兒使用母嬰健康院的比率日漸提高,亦惹來一些香港人不滿。這些與生俱來應該享有公民權利的雙非孩童,為何引發社會爭議?

有評論認為,本港人口急速老化,這批生力軍,將來可以補上人口老化的壓力,為何不好好使用這些資源?況且他們的家庭經濟狀況不會太差,對社會的壓力應該不會太大。

跟單非孩子不同,這些雙非孩童沒有父母在旁,每天跨境上學,到底父母為何這樣抉擇?長遠而言,這些家庭如何看孩子的港人身份?享受香港福利資源是他們的最終心願嗎?
記者:張慧敏

Wednesday, February 22, 2012

2012-02-21 婚價


去年底,一項調查訪問逾1900名準新人,了解他們的消費模式及預算,發現每對新人平均開支超過26萬,較去年同類調查增加近一成,以去年約52,600對新人註冊推算,總結婚消費高達140億元。為何一場婚禮,會如此昂貴?

有婚禮統籌師指出,婚禮的開支與社會環境有密切關係,隨著通脹加劇,婚禮的成本增加在所難免。另一方面,新人的心態亦是關鍵,例如喜歡與別人比較,人有我有,甚至人有我要更多,偏偏成本增加,公價人情依舊,最終入不敷支。夢幻婚禮過後,他們亦要返回現實,解決居住、還款、儲錢等實際問題。
記者:何裕恒

Wednesday, February 15, 2012

2012-02-14 談談情


情人節情侶雙雙對對,甜甜蜜蜜慶祝,一對男女相識、拍拖到結婚,如何可以相愛到老。

本集透過三對夫婦,分別是結婚兩年,結婚二十年、以及結婚超過四十年,分享他們認識的經過,追求的秘密,以及拍拖的趣事,紀錄不同年代的愛情觀。又會討論婚後的相處之道,如何接納彼此的不同,是改變對方還是改變自己?吵架的時候,有甚麼方法減少傷害?有小朋友後,又要如何分配時間維繫感情?結婚超過四十年的夫婦,細說退休後結伴同行,婚姻之道貴乎互相欣賞,製造小情小趣,共享快樂晚年。
記者:陳淑怡

Thursday, February 9, 2012

2012-02-07 中學文憑試--出路


本港八大院校提供的資助大學學額,只有一萬四千五百個,因此,超過五萬名學生將會望門興歎。然而,路又是否只有一條?未能升讀本地大學的學生又是否等於失敗?

內地六十三所大學及台灣,均宣佈二零一二年實施免試取錄,即直接以中學文憑試成績報讀當地大學,取代過往需要報考聯招試的做法,這種方法是否便利香港學生?內地及台灣大學對香港學生有甚麼要求?

本集將會分析,不同成績學生在新學制下的升學選擇,包括本地及兩岸三地的升學出路,亦會探討本地大專院校,籌備四年制大學的進展。
記者:關銘麟

Thursday, February 2, 2012

2012-01-31 中學文憑試--備戰


今年三月,全港七萬二千多名中六學生,將會應考首屆中學文憑試。資助大學學額只有一萬四千多個,競爭之大前所未有。考試模式有何轉變?新設的通識科為何是老師及學生最擔憂的科目?學生如何備戰?成績未如理想,有何出路?《星期二檔案》一連兩集,為大家探討。

第一集:《中學文憑試 -- 備戰》
新高中改革下,高中由四年變為三年,中學文憑試取代高級程度會考,成為大學入學試,主宰學生入大學的命運。

學生三年來面對不少課程與考評改革。課程方面,通識教育科列為必修科目,又於各科引入「校本評核」,將學生平日學習的成績計算入公開試成績當中;成績匯報亦不再使用「常模參照」,改用「水平參照」等。

課時不足,學生每逢假期,補課不斷。一場沒有歷屆試題可以參考的公開試,師生如何備戰?
記者:關銘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