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December 17, 2012
2012-12-16 老來窮
貧富懸殊問題一直困擾香港社會,近年更出現「老來窮」現象。根據一些國際做法,貧窮線多數定於入息中位數一半,或六成左右。統計處2012年第二季數字顯示,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為20,600元,若以此作標準,即家庭收入大約低於10,300元,便是活在貧窮線下。
陳婆婆與譚伯伯花盡畢生積蓄用於自置物業,雖然解決了居住問題,但因為沒有餘錢,而子女的收入只算一般,所以未能供養,故此他們以綜援應付日常生活開支。
研究貧窮問題數十載的社福界權威周永新指出,三十多年前開始研究老人問題時,社會很著重家庭的責任,政府亦以此為藉口不作任何事情,社會普遍認為應該由子女、家庭照顧長者。但近年慢慢發覺客觀環境轉變了,今天的社會跟傳統中國人社會是兩回事,家庭雖然重要,但社會的責任、社會的接納和政府的承擔,亦是很重要的部分。
記者:何裕恒
Sunday, December 9, 2012
2012-12-09 幸福的捨棄
Monday, December 3, 2012
2012-12-02 潤物無聲田家炳
田家炳這個名字,對香港人並不陌生,大家都熟悉以其命名的學校,例如屯門仁愛堂田家炳中學,已經踏入二十五周年。
田老先生祖籍廣東梅州大埔縣,發迹於印尼,從一間雜貨店開始,然後開設五金工廠,至二次大戰後,看準樹膠生產產業,投身工業。1958年,由於擔心印尼排華,舉家遷往香港,得到新界元老陳日新協助,在屯門填海建廠,從事塑膠工業。1992年,田氏在廣東成立分公司拓展業務,在香港只留下屯門幾幢工廈。直至2006年及2008年,將廣州、東莞兩家公司轉讓,結束田氏人造革生產事業。
1982年,田家炳創辦「田家炳基金會」,運作三十年,他一直強調教育對國家發展的要,在香港共捐資興建了二十多所以田家炳命名的機構,包括中小學和幼稚園﹔在全國三十四省、市、區,資助大學九十餘所,中學一百六十餘所。
田家炳年屆九十三歲,早年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他已將大部分身家捐出做慈善用途,而其擁有的四座物業業權,包括長沙灣田氏企業中心、屯門田氏中心一至三座,於2009年均已轉入田家炳基金會。基金會亦從家族管理,轉為公眾管理,他本人已退出管理層。
田老先生奉行「克己儉樸」原則,熟背朱子治家格言,視之為人生座佑銘,一件西裝穿了幾十年﹔提攜後輩,即使年事已高,對學生邀約訪問,來者不拒。
記者:許少芬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